偏头痛
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,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,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质量。
以国际头痛学会(HIS)诊断标准进行调查, 发现美国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7.6%o, 男性为6%。
在欧洲国家和世界大多数国家,偏头痛也具有相似的高患病率,而我国的患病率较低。全军脑血管病流行调查组1986年在全国除台湾、香港及澳门外的各省、市、自治区抽样调查发现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/10万, 男女之比为1"4,发病高峰在25~29岁。
我国大陆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国外及我国台湾省的差异很大,可能与调查方法和采用的标准不同有关。偏头痛的患病率可能与人种有一定的关系,美国统计资料显示, 白种人女性较非洲裔美国女性偏头痛患病率高, 分别为20.4%o和16.2%o,亚裔美国女性患病率最低为9.20//oo,这可能提示其发病具有遗传因素。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, 先后提出了血管源性学说、神经源性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,但这些学说均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和完善。
扫码快速预约
偏头痛常有一些诱发因素,常见的诱发因素有:
1.激素作用如月经来潮、排卵、口服避孕药、激素替代治疗。
2.饮食因素如酒精、富含亚硝酸盐的肉类、谷氨酸钠、天冬氨酸、巧克力、过期的奶酪、误餐。
3.心理因素紧张、应激释放(周末或假期)、焦虑、生气、抑郁。
4.行为和环境因素 强光注视、闪烁的灯光、视力集中、荧光、气味、天气变化、高海拔。
5.睡眠相关因素睡眠不足、睡眠过多。
6.药物作用硝酸甘油、组胺、利血平、,肼苯达嗪、雷尼替丁、雌激素。
7.其他头部外伤、用力、疲劳等。
精彩推荐
顶部